李大钊的“民彝”思想与中国现代政治学的起源

  • 作者: 宋富法
  • 时间: 2013-12-12
  • 点击率: 4260


研究生姓名
:  宋富法
院校: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年级:        2006级硕士研究生          
学科专业:    中共党史                   
导师姓名职称:侯且岸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2009年5月
 

目  录
导 言 
一、近代社会科学的知识建构:李大钊政治学思想背景研究 
(一)知识建构的过程与模式 
(二)政治学传入与李大钊“民彝”的提出 
二、传统与现代之间:“民彝”的政治意涵 
(一)“民彝”与中国传统政治观 
(二)“民彝”蕴含的“近世精神” 
三、以“民彝”论政治: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分析架构 
(一)以“意念自由”为基础的政治创化力 
(二)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政治 
(三)以“常”为特征的政治发展状态 
(四)以代议制民主为参照的制度定向 
四、“双重文化人”:李大钊政治学建构思路探析 
(一)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二)学术性格与研究思路 
启 示 
参考文献
 

导 言

近代以来,中国作为一个“晚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 ,其知识演进始终要处理与自身的知识传统,以及与西方外来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客观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历史实践也进一步表明:中国的历史和现在,既没有取决于传统知识的自然延续,也不在于全盘接受西方外来的知识体系,而在于二者的长期并存、拉锯和相互渗透。 在日益加深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将如此。这种对中国现代性的探讨,本身就是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显赫命题时,我们应将之放入“西方文明的本土化” ,甚至是中西方知识或文化的互动中去理解。这一思路将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去消解话语建构的神圣性及“原创”价值,从而使对类似问题的科学研究成为可能。

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型式,中国社会科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繁荣,外来社会科学知识与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同样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本土化过程。在中西文化互动的视野下,知识本土化或与之类似的思想可能会出现的更早。20世纪初,梁启超在引介西方思想时就曾指出:“新思想建设之大业——据我所确信者,万不能将他社会之思想全部移植,最少亦要从本社会遗传共业上为自然的浚发与合理的箴砭洗炼。信如是也,则我国过去政治思想,虽其中一部分对于世界无甚价值者,就吾国人立脚点言之,其价值不可蔑视明矣。” 同样宝贵的思想也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身上。新文化运动前夕,李大钊在东京主编反袁的《民彝》杂志,发表《民彝与政治》一文。从这篇极具学术气质的文章来看,李大钊尝试将西方政治学或政治知识与中国政治实践相结合,运用能够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色彩的概念——“民彝”来分析现实政治,将中国政治纳入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分析框架,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具有中国学术特色的现代政治学。

本文拟以李大钊提出的“民彝”为分析概念,详细考察西方社会科学和政治学与中国固有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结合的过程,探究李大钊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引入现代,建立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具体内容和思路。本文的论述领域虽名为政治学,但更为根本的意图在于,以政治学的知识型式为研究平台,具体而内在的考察中国的知识传统如何与外来知识长期并存、拉锯和相互渗透,以求在一般意义上对探寻中国现代性的具体路径有所启示。
 
政治(科)学归属于现代社会科学的范畴,它以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立政治学院为象征性标志。“政治学是科学学科的思想是一个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的古老思想。这一思想的早期的现代表述可在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著作中找到,也可在从休谟到美国的创立者这些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找到”,而距离现在的政治学观念“已变得相当遥远” 。本文所说的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政治(科)学,是近代社会科学兴起之后逐渐分化和进一步进行专业化研究的产物,它是“一门系统地描述、分析和解释政府运作以及政治的与非政治的制度和过程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包括描述性理论和规范性理论。
 
中国古代没有自己的政治学。 古代政治知识作为一种整体的知识存在,或修齐治平之道,它仅“注重人与社会、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施政方略等微观政治问题的研究” ,或者说是对法、术、势的实践言说,只算是零散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观点,并不是严格独立学科意义上的政治学。 中国现代政治学才是赋予现代学科意义的中国政治学,它是清末西方社会科学传入之后,与中国原有的知识系统相融合而形成的,并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中国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分割,逐渐形成和确立起来。本文所用的“中国现代政治学”就取意于此。
学术界目前对于李大钊的政治学思想研究不多,最多的是其政治思想,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李大钊缺乏直接论述政治学的文本传世,但这并不妨碍通过政治思想来研究其政治学思想。侯且岸于1994年发表的《李大钊民彝思想与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 就是这方面的尝试,作者把“民彝”作为一个政治哲学概念,已经隐约发现李大钊在寻找建立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尝试。2002年,吴汉全整理其博士论文出版的《李大钊与中国现代学术》 一书,明确将李大钊的学术思想作为研究对象,“该书在研究李大钊的学术思想时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分头探讨,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掌握李大钊在不同领域里的学术观点” ,其中就包括政治学,但此书作者仍然运用大量篇幅分头缕析李大钊的政治思想,对政治学思想论述很少。

本文将以“民彝”这一概念为分析重点,围绕这一概念对西方社会科学和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进行历史的梳理。这需要借助历史的、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关于跨文化研究在史学或党史学中的应用,我国学者已有理论性探索。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给历史研究增添一些“文化史”的素材,或者是对文化史进行一般的梳理,而是提供了一种“反思的、开放的历史观念” 。这有助于研究者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的束缚,能够正视中西方文化、学术的多元并存和进行平等友善的交流。本文就是将“民彝”这一概念放入中西方学术流变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解读,只有在这种中西文化互动的视野下,文化研究的思路才能进一步走向深入。
 

正文(略)

参考文献(略)
 

 

版权所有: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 电话:010-68007058 68007110

京ICP备05002061号 全案支持:七星迪曼·易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