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外政党经验教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 作者: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副校长韩久根副研究员
  • 时间: 2012-10-12
  • 点击率: 353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重大命题,为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党建科学化时,强调要“借鉴外国执政党建设的有益做法”。因此,我们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借鉴国外政党的经验教训。

政党作为现代社会主导性的政治力量,普遍存在于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当今世界,林林总总的政党有5000多个,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外政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组织结构差异非常大,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同日而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近600个政党建立了党际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在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关注和研究国外政党的复杂性、多样性,把握国外主要政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认真汲取它们兴衰沉浮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国外主要政党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也在不断地加强政党自身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第一,在思想理论建设上,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扩大政党组织的代表性。国外一些政党针对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党员数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调整政党的社会基础,争取中间阶层,扩大党组织的开放性,积极吸收社会各阶层新生力量和社会各方面的精英分子入党,扩大政党的社会基础、民众基础,寻求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左翼和右翼政党的理念和政策相互借鉴,甚至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左、右政党的政治分野不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出现“左翼不左,右翼不右”的现象。比如,德国前社民党主席施罗德,认为“社民党已经由阶级政党转变为全民党”,他强调要开放党的组织,要吸收各方面社会精英分子入党。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执政时期,提出“新工党”的概念,主张工党不仅要成为“工人阶层的政党”,也要成为“商业界和企业界的政党”。英国现在执政的保守党同工党在政策主张中有很多相似之处。有政治评论讽刺右翼政党同左翼政党都在“同一条街上摆小摊、做生意”。

第二,在组织建设上,革新党的组织结构,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面对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在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条件下,国外多数政党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分权,组织结构日益松散、开放,传统的命令式、垂直式的运作模式越来越不灵了,越来越明显地让位于引导式、扁平式运作。传统的组织结构和信息传递都是“金字塔”结构的,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互联网像具有魔力一样神奇地改变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也影响了政党政治的发展。面对高度发展的网络社会,西方政党非常重视占领这块阵地。奥巴马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是一位资深的社交网用户,有人称奥巴马是一位“互联网总统”。《纽约时报》评论说:“没有互联网,奥巴马就不可能当选总统。”面对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德国的社民党、基民盟、基社盟敏锐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政党的组织平台,较早就建立“虚拟党支部”、“e支部”。为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争取年轻人的支持,专门开辟青年网站,将青年人感兴趣的体育、音乐以及其他娱乐性节目和资讯同党的理念主张结合在一起,在网络上进行“捆绑式宣传”。德国社民党还根据德国社会的情况设立专题党支部,创新“项目党籍”制度;所谓“项目党籍”,就是在以驻地为原则设置党组织的前提下,按照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或项目设立专门党组织,只要对党的部分政策或主张持赞成态度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可以入党。利用信息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在横向和纵向上打通组织构架,形成“扁平的网络式结构”,不断提高组织结构、组织形式的开放性,进一步扩大政党生存的社会基础,扩大政党的社会影响力,增强政党组织的凝聚力。

第三,在民主建设方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激发党的生机和活力。国外主要政党都以民主为手段,增强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特别是通过发展基层的民主,来吸引更多的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讨论与决策。西方许多政党认识到,政策的制定不仅要依靠政党的领袖人物、“政党的精英”、专家智库,而且必须吸引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到党的大政方针的讨论和决策过程,赋予党员对党内事务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特别是选举权。西方有的政党认为,“不怕分歧的立场,只怕迁就的沉默”。

第四,在作风建设方面,便民服务经常化,联系民众制度化。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它为保证基层组织与选民的经常性联系,有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东西,它的基层支部负责人一般都是国会议员,规定党的议员每周必须安排一个晚上走访选民,一个晚上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也做得很不错。比如,古巴共产党制定领导干部定期到基层视察的制度,包括中央第一书记卡斯特罗在内的每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每年至少6次到地方考察,其中4次必须深入到基层,党的很多高级领导干部与老百姓就住在一个小区里,能叫出老百姓的名字,很廉洁。尽管古巴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执政的风险和压力也很多,但是他们能够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保持执政地位,其根本的一条秘诀,就是有一套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制度和机制。相反,前苏东国家改旗易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根本上丧失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版权所有: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 电话:010-68007058 68007110

京ICP备05002061号 全案支持:七星迪曼·易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