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党建研究基地2011—2013年自评报告(上)

  • 作者: 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党建研究基地
  • 时间: 2014-09-22
  • 点击率: 3767

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党建研究基地于2004年9月正式成立,2008年初、2011年初连续通过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公室组织的验收。现对2011年以来三年周期的建设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总结,敬请指正。

一、基本状况

三年来,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将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党建研究基地建设成为集研究、咨询、整合资源为一体的科学研究平台。在市规划办领导下,基地以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为依托,以党史党建教研部的教学科研人员和校内研究人员为骨干,以为北京市党的建设实践服务为宗旨,围绕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工作。

1、基地的研究方向定位:基地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共产党理论史、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党的建设史、党的建设科学化、国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基地的主要工作是:第一,进行各种项目研究。承担国家、市社科规划办和有关部门下达的各种研究项目和课题,组织研究人员深入研究,撰写高质量的论文。第二,整合、凝聚研究资源。加强对外合作,进行开放研究,推动北京市高层次党建研究的深入持久发展。第三,努力发挥基地网站的功能和作用。以网站为重要的学术研究平台,通过网络扩大影响力。第四,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通过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学术座谈会,研究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第五,做好咨询、信息服务工作。为决策部门、基层党组织提供咨询,搜集、整理有关党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信息,为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党务工作者服务。

3、基地的发展目标是: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把基地建设成北京市一流、在全国和党校系统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平台,成为社会认同和关注的研究基地。

4、基地的组织机构情况。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原副校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刘阳教授任主任。市委党建顾问、北京党史学会副会长、兼职博士生导师姚桓教授任首席专家。2012年6月,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委员、北京大钊学社社长、兼职博士生导师侯且岸教授接任首席专家。首席专家专门负责业务和日常工作。

基地设有学术委员会和监事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主要工作职责是研究决定基地重大问题、推荐北京市课题、审批基地课题、协调研究方向、开展学术交流等;监事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审查监督基地资金的使用情况。

5、研究团队情况。科研队伍配备实行内外结合: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全体教师均为基地研究人员,聘请一定数量校内外党建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担任基地特约研究员。现有研究人员19人,特约研究员10余人。党史党建教研部和校内研究人员中,有兼职博导3人、教授10余人、副教授20余人,博士10余人。基地还聘请18名来自中央和北京市机关、中央党校、高等院校、市委党校的领导同志和著名专家担任基地顾问。基地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梯队结构。

三年来,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有计划推进。一方面,不断吸纳相关人员作为特约研究人员,扩充的重点注重面向年轻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对现有研究人员的培养。除了通过以课题提高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还通过鼓励做访问学者,到中央党校、延安干部学院、井冈山学院等参加集中脱产培训,分批分期参与党校各类班次的教学管理和指导教学工作,参加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和研究室的各种研究咨询活动,以加强和这些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得到他们的指导。三年中,有2人做访问学者,有5人到有关学校集中培训,教研部人员均参加过北京市委党校局、处级班教学研究的指导活动。基地还按计划引进副教授(博士学位)2人,招收应届博士毕业生3人,在推进科研队伍年轻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6、科研情况。三年来,课题研究和论文成果较为显著:三年中共承担各类课题个,其中1个国家重大项目(此项目为上一周期立项,本周期开展研究,目前已进入结项程序)、2个国家一般项目,6个市社科规划项目,2个社科联重点项目,1个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课题,11个研究基地自设课题,15个北京市委党校校级课题。三年中,以基地研究人员名义发表在《中共党史研究》、《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北京日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前线》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科文摘》、人大复印·《中国共产党》转载。一次(2013年)获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次(2012年)获全国党校系统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7、学术交流。三年来,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不断扩大。基地共组织2次大型学术论坛,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来基地介绍党史党建学科研究前沿问题10余次,召开学术会议3次。积极参与国内外有关的学术交流活动。三年中参与国内的有关活动20余次,同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越南等国家与我校有学术联系的高等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0余次。

8、科研数据平台建设和网页、网站建设。在这方面,基地努力做了认真而实在的基础性工作。与党校图书馆合作,建立党史党建数据库,内容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外国政党资料、北京市党建资料、北京党史资料等。

网页建设自2004年始,附设在北京市委党校网站。主要内容有:基地简介、顾问情况、队伍建设、信息于动态、科研论坛介绍、科研成果摘登等。2012年,进一步充实版面,增加研究内容、网站链接。2013年,建成基地网站,实现以独立域名上线(www.rcbpb.com),主要功能扩大,内容更加丰富,更体现自身特点。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50余万册,刊物1000余种。馆内设有党史党建专业阅览室,专业书籍4万册余,有重要、珍贵的党的历史报刊,配有专人从事资料收集工作;校党刊室有党内文件若干种、党刊30余种、各党校校刊、党建资料100余种;党史党建教研部有党史党建图书800余册,报刊10余种。

9、与合作单位的协作情况。基地与合作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通过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做学术报告、授课、参加学科的研讨会、博士生论文答辩、共同承担课题等方式进行交流。基地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内容涉及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学术活动等。2012年9月,成功联合举办“党的建设科学化论坛”。基地与北京市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建立协作关系,2013年12月,成功举办“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2013年6月,与中共党史学会党的建设史专业委员会(基地首席专家侯且岸教授担任该会副会长、姚桓教授担任顾问)合作,承接研究课题“新时期党的建设史研究”。2013年11月,基地前任和现任首席专家被上海市聘为“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项目顾问。

10、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三年来,基地研究人员参加高层决策咨询活动10次。经常受邀参加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和研究室的各种研究咨询活动,除担任市委党建顾问外,还有多人担任基层党建顾问。参加北京市社科联组织的学术普及活动,“送史下基层”。

11、制度建设。基地定有《北京党建基地管理办法》、《北京党建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工作规则》、《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优秀论文奖励办法》、《党建基地财务管理办法》等制度,从不同的方面为基地科研工作有序和规范地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研究基地的主要科研情况

1、三年来,在党建领域的两个重要方面开展研究:党的建设科学化、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与基层党建创新。由基地前首席专家姚桓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课题《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对策研究》有18项阶段性成果在《理论动态》、《人民日报内参》、《中共党史研究》等重要刊物和一些省委的咨询刊物发表。对农村领导体制机制的演变、历史经验、现行模式改革、村官培养等问题做了系统研究。这些问题涉及党内民主,包括理论研究、历史经验总结和实际操作研究。

2012年至今,基地的科研方向明确以“党的建设科学化”为中心。从严治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郑重提出的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为一项应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有着重要的思想理论价值和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它标志着党的建设研究的新高度、新境界。

在整个党的建设过程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全党的理性行动,也是创新行动,它迫切需要理论的支撑、导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摆脱既定思维范式的束缚,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具有世界眼光,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研究。

通过“党的建设科学化高层论坛”,为进一步深化“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学术理论基础,形成了研究的基本框架。“论坛”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富有研究深度。例如:党的建设科学化内涵研究、执政党建设理论研究、国外执政党建设研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研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党的建设问题研究、高等学校党的建设问题研究、党的建设科学化与民意研究、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话语体系研究、党的建设科学化中的人文性与学科性问题研究,等等。

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系统论述,相对于现有的研究状况,我们的研究注重深入探究“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着力分析如何真正“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提高”为攻关对象,以“提高”为研究重点。实际上,这既我们研究的创新之处,也是研究的难点所在。为此,我们专门申报了中宣部委托的北京市社科联重大研究项目“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于2013年4月正式立项,由基地现任首席专家侯且岸教授担任首席专家。此外,我们还申请了市社科规划办资助的年度研究报告《党的建设科学化》,2013年12月获得批准。

2、基地研究成果在转化和提供智力支持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国家重大课题《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有1项得到省级领导批示。《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对策研究》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发挥农村党支部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发表于市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2011年第17期。2011年10月9日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同志对此做出批示:“该研究报告选题准确、分析全面而深刻,针对性强,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请‘创先争优办公室’以简报形式转发各级党组织”。

由姚桓教授任首席专家的党建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建设90年: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英文版于2012年4月17日在伦敦书展期间举行全球首发式,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柳斌杰出席并讲话。该书展于2012年4月16日至18日举行,这是国际上最重要的书展之一,中国为主宾国。该书英国出版方、英国新经典出版社总经理黄永军说:“要了解中国,首先要了解中国共产党,从这个角度切入,正是西方了解中国的方向。所以,继成功在海外推出《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图书后,英国新经典出版社再次让世界听到了来自中国的主流声音。”

2012年6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对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九位首都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姚桓教授参加了座谈会,并就报告有关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2011年11月2日,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对靳连芳教授撰写的《红色文化自觉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研究》做出重要批示:“发挥研究成果的作用。”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是北京市网管办对新媒体高管进行的党史教育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宣传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都对“红色故土行”活动给予高度肯定。为此,作为市委宣传部重点课题,由北京市网管办与北京市委党校教师组成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靳连芳教授担任该课题首席专家和执笔人。

2012年9月,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基地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举办“党的建设科学化高层论坛”。在论坛上,有来自全国党建研究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工作局、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的11位专家学者发言。首都师范大学党的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政治工作部、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中国华电集团党的建设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和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理论网、中央党校理论网、北京日报、学习时报、国企党建杂志、新视野、北京干部教育报等单位应邀出席。整个论坛严谨有序,气氛热烈融洽,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论坛成功举办后,引起了理论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网”旗下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求是》杂志社主办的“求是理论网”、中央党校主办的“理论网”、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主办的“四川党务党建网”、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网”、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公室主办的“北京社科规划网”、“党建参考网”(原“中国党建网”)等,都对论坛作了详细报道。

综上所述,经过三年的建设,表明基地具有承担党建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重大实际问题研究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能够为决策机关和基层党组织提供较好的咨询服务。
 

版权所有: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 电话:010-68007058 68007110

京ICP备05002061号 全案支持:七星迪曼·易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