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中的深刻感悟

  • 作者: 侯且岸
  • 时间: 2013-11-26
  • 点击率: 5712

2006年12月6日至20日,我们北京市社科联考察团一行8人,赴加拿大、古巴和墨西哥三国进行访问考察。在这短短的两周时间里,我们飞行近4万公里、驱车近5千公里,走访了三国十几座城市,对三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现实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从中产生了有益的思考和深刻的感悟。这里,我仅从个人的角度对这些思考和感悟作一初步的阐释。

一、加勒比探密

应该说,我们这次考察的重点是曾被誉为"加勒比明珠"的古巴。由于古巴是至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对内仍然完全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一党制,与外部世界相隔绝,给世人以封闭和神秘的感觉。在全球化时代,古巴今后的出路究竟何在?就成为大家此行最为关心的问题。

与国内其他受邀访问团体不同,我们没有古巴官方的邀请单位,自然也就不必安排一系列的"正式访问活动"。接待我们的则是中国援外机构--天山外贸总公司(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不受任何干扰地实地考察,近距离直接观察到古巴社会的真实景象。同时,也可以从长期工作生活在那里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口中了解到当地的实情,以及他们所特有的、理性的对形势的判断。

当我们一行抵达古巴的时候,适逢菲德尔·卡斯特罗80寿辰庆典活动刚刚落幕,哈瓦那人民广场上的简易阅兵观礼台尚未完全撤去。对于我们这些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人来说,广场上的一切自然感到并不陌生。记得当年我在美国华府访问时,听美国人讲到"建筑的政治文化"。他们告诉我,你看国会山上的国会大厦高高在上,洁白、庄重、神圣,不容玷污、侵犯。相比之下,白宫就显得渺小了许多,因为它不过仅仅是一个"过客"而已,美国政治的涵义在它的建筑中得到了有力的诠释。哈瓦那人民广场及其周边的建筑也为我们勾画出古巴政治的特殊内涵。以广场为中心,西北边是悬刻着政治强人切·格瓦拉的巨幅画像的"内务部";东北方向是象征国家意识形态的"国家广播电视台"。在广场的东部,矗立着"国防部"大楼。而广场正南的纪念碑右侧,则是标有车辆禁行标志的通道。沿此向南行,就到了古巴的政治中枢--部长会议和国务委员会所在地。这里才真正是整个古巴的"心脏"。

实际上,真是如同上述建筑物所昭示的那样,古巴根本没有基本的人民代表机构,更谈不上实行"宪政",因此很难说它是一个现代国家。它的政治制度沿袭了典型的"斯大林模式",再加上专制集权的"家族统治"(劳尔·卡斯特罗已内定为"接班人"),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统治机器、上层建筑也完全是大相径庭。这就是今天古巴所独有的"政治特色"。

其实,古巴原本是一个具有地缘优势、资源丰富的岛国,"明珠"的美称并不过誉。然而由于"冷战"的原因,美苏之间长期对峙的深重影响,更由于它效仿苏联所实行的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致使其经济发展多年停滞不前,人民生活十分贫困。苏联解体后,古巴完全失去了"强大盟友"的经济援助,又背负起沉重的债务负担,国内经济状况更加困难重重。我们了解到,目前,整个古巴实行供给制,粮食和各种生活必需品都必须凭本定量供应(仅以鸡蛋为例,据说每户每月7个鸡蛋)。这里虽然实行全民公费医疗制度,但医院里药品奇缺、设施简陋。古巴的公共设施建设落后,自1959年革命后,基本没有进行有规划的市政建设。令我们一行颇感惊讶的是:在整个哈瓦那市区,几乎没有看到任何新式建筑,依旧是西班牙、美国殖民者所留下的旧城(哈瓦那亦有新区和老区之分,但从建筑本身是无法辨认的,这里的新旧城区的区别主要是在年代的不同),许多房屋年久失修,设施破旧不堪。街上行驶的汽车大多是"老爷车",最新的也不过是"苏制的拉达"。

古巴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样是令人窒息的单调。在网络颇为普及的今天,你也许无法相信:古巴人根本不能上网!他们所仅能收看的电视节目也是经过严格筛选的。考虑到古巴人对棒球和其他球类运动的热爱,当局允许有体育节目,这总算可以多少满足一点人们起码的娱乐需求。古巴人民不能自由旅行,离哈瓦那仅160公里的巴拉德罗海滩素有"人间天堂"之美名,但普通的古巴公民却无权进入。那里有军队把关,只向欧洲游客开放。

看到"社会主义"古巴现在的一切,我们一行感慨万千,倍感幸运,更加格外珍惜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我曾风趣地对大家调侃道:如果真是可以"输出革命"的话,那倒真是应该把邓小平理论输出到古巴来。今日古巴,的确面临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但是,着实令我们感到悲观的是:由于其特殊制度的缘由,古巴党内健康的改革派力量一直难于生成,尤其是缺乏必要的思想理论指导,实现观念的更新。另外,从历史过程来看,古巴革命具有"早熟"的特点,革命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是急速而盲目的。在古巴,从革命成功到实行社会主义,中间仅有区区三年时间(1959--1962),各方面的准备都是明显不足的,这也成为影响他们走上选择适合本国国情道路的沉重历史包袱。

二、混血文化、人类学与国际关系

在多年的文化研究中,我很重视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化差异。此次中北美之行,令我颇感欣慰的就是:对文化差异又有了切身的深层的人类学体认。说到此,还真是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对墨西哥莫雷洛斯州自治大学(我们注意到:在墨国,公立大学都特别强调"自治",并且在名称上加以体现。除了财政拨款、任命校长以外,国家和政府对学校的直接干预非常有限。这些作法很值得我国借鉴)的访问。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同样是一个文明古国。而在近代,它又遭受到西班牙、法国和美国殖民者的奴役,与我们国家有着十分相似的经历。因此,在与该校校长、校长助理、人类学系主任的座谈时,我特别向他们问道,学校平时如何对学生进行文化传统教育,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在当代,西班牙、美国文化对墨西哥学生有哪些影响?如何看待和评价墨西哥曾被西方征服的历史?在教科书当中又怎样体现这些历史?从校长和系主任当时的表情来看,似乎觉得这些问题很棘手,难于回答(我想,也许中间还有西班牙语翻译不够准确的问题所致)。倒是那位颇有气质的女校长助理明白了我的问题的内在含义。她对我说,要知道:我们墨西哥文化是一种混血文化(即Mixed Blood Culture,何塞·巴斯科赛罗斯在《宇宙的人种》(1925年)一书中曾倡导,将印欧混血文化作为国民文化确定下来。墨西哥的总人口106,000,000,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90%,笔者注),在我们的血脉中淌着欧洲人的血,感情上与他们是相通的。因此,西方文化也是我们的根基。我们看问题、看历史的标准是和欧洲人一致的,我们的研究受到世界历史研究的高水平研究的重要影响。例如对墨美战争(1846--1848)的评价,我们的教科书讲事实真相,也讲求分析。近年来教科书对此事件的修订,主要根据的是欧美的标准,最后也要上报教育部。她还说,文化和教育两者是不可分的。我们的文化教育注重三个领域,即调查研究、教学和宣传。

该校校长助理的这番话,的确给我们中国人展示出完全不同的文化思维取向,与我们所固有的观念形成悖论。也就是说,尽管中墨两个文明古国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历史经历,但对这些相似经历的认知却不一定会产生共识,进而双方对整个世界文明的看法也未必能相互接近。这是多么具体的文化差异啊?!归国后,每每想到这一感悟我都会很激动、很兴奋。当然,我会向更深的思想层面去进一步思考问题的关键。

在我看来,墨西哥人对文化研究和文化教育的理路是应该给予特殊重视的。与我们国家不同,在墨国,和许多欧美国家一样,进行这方面研究和教学的人主要是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而在墨西哥,人类学又特别发达(笔者查阅有关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是墨西哥人类学的草创期。192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了曾师从于佛朗茨·博厄斯的马奴埃尔·嘎米奥的《特奥梯瓦堪盆地的村落》一书,这在墨西哥是基于田野工作而问世的第一部田野报告,它提出了有关印第安纳人和印欧混血农民的村落向国民文化统合的具体模式,为学术界吹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当时,正在芝加哥大学法学系学习的雷德菲尔多去墨西哥旅游后,也转向了人类学。此后,他得到嘎米奥的帮助,于1926-1927年间对莫雷洛斯州的特波斯托兰村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民俗社会"的概念,开创了社区研究的新途径。此后,1930年他又与阿尔冯索、比略·洛哈斯相识,并和他们一起于1931年对尤卡坦半岛的恰·科姆村进行了调查。20世纪20年代以后,墨西哥的人类学研究是在美国的强烈影响之下进展的。在经济上,斯密索尼安研究所、卡内基研究所、芝加哥大学提供了大量的资助。在研究方面,受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厄斯影响的嘎米奥,与雷德菲尔多的芝加哥学派相结合的阿尔冯索·卡索、比略·洛哈斯,还有耶鲁大学的马林诺夫斯基的合作者德·拉·富安铁等人,都十分活跃。20世纪20-40年代,墨西哥整个国家蒸蒸日上,人类学也处于朝气蓬勃的发展时期。在研究层面上,当时曾以社区研究占主导地位。此时进入墨西哥的马林诺夫斯基得到了德·拉·富安铁的协助,以瓦哈卡盆地的市场为特定课题致力于研究,从而为墨西哥和英国人类学界留下了一段为数有限的交流的历史),并且拥有拉美藏品最丰富的人类学博物馆。因此,也就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相联系,我不能不由此想到中国。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整个大陆仍未恢复人类学学科。这不单纯是一个学科的缺失问题,它对整体的文化研究同样产生着不容低估的负面影响。我常常在想,我们中国的国际关系学、外交学在很大程度上是集中于国际政治现实本身,所以在学术上总是给人以缺乏底蕴的浅薄之感,尤其是当今那些频繁在媒体上亮相的国际问题专家的分析点评也总是让人感到其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如果把其中问题的症结所在归咎于缺乏以人类学支撑的跨文化研究与思考大概并不离谱。

这里顺便要说一下,在古巴,混血文化也同样是最值得探究的人文话题。如果你去问古巴人"哈瓦那"在辞源学上的解释,他们往往会这么回答:"黑白混合女人、朗姆酒、Salsa舞、欢乐和无穷尽的聚会。"只不过今天的古巴人首先要为基本的生存而苦斗,已经无暇享受文化,进而关照文化研究了。

三、公共观念、以人为本与效率优先

公共观念和以人为本并不是矛盾的。对中国人来说,这两个涉及近代思维的基本概念都需要进行思想的启蒙、精神的培育,然后才能自觉地身体力行,因为我们对它们的理解始终是模糊的,在行动上也就既显迟钝又显茫然。

     与通常的泛泛说教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这两个概念的内涵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为和个人修养展示出来。在加拿大访问期间,有两件很普通的小事着实让我很受教益。

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我们一行入住希尔顿酒店。第二天早上当我们离开时,由于我带了两个箱子,故先将其中一个箱子放在电梯口,当我回房间去拉第二个箱子时,电梯到了,我即向里面的人示意,让他们先下去,不必等我。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两个加国青年按住梯门,执意等我上来。等电梯下到一层大厅时,他们又主动按住按钮,要让我先下,并礼貌地与我道别。这件事乍看起来虽很一般,但我觉得确实展现出人的基本素养,诠释出以利他为本的现代精神,所以至今仍使我难以忘怀。

我遇到的第二件事,发生在温哥华机场的候机大厅。当时我们正在等候回京的加航班机。当广播到我们所乘的航班旅客登机时,特意提醒旅客:请经济仓后15排的旅客先登机------,请其他旅客登机------,请公务仓的旅客登机------。听完上述广播后,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在中国国内,登机的顺序刚好相反,这好像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吧?!。毕竟,在我们那里,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效率",而是"等级",一定要"让领导先行(走)"。显然,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会从细微之处感受到异文化的长处和优点,有些东西是完全可以主动地学过来的。加航的这种登机方式学起来其实不难。

四、宗教、文化与生活方式

 我们访问考察的三个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各异,但有一点却又是基本相同的,这就是"宗教自由"、"信教自由",即使是像古巴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亦允许共产党员同时信教。可以说,宗教在这些国家中已经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引申一下,宗教是文化的基础,透过宗教,文化所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在访问期间,我们每到一处,无论城市大小,总是脱离不开宗教,尤其是天主教(在墨西哥,92.6%的人信奉天主教),也总是会发现历史悠久、形态各异的教堂。在墨西哥城,我们还赶上了当地的宗教节日--瓜达卢佩圣母节。从各地赶来的信徒聚集在墨西哥城最大的天主教堂--瓜达卢佩圣母大教堂,集体做弥撒(MISSA),参拜圣母原像,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和盛大的盛装游行,使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喜悦之中。从那里人们虔诚的神态、体态(很多教徒在教堂里跪行)中,我们这些来自异国的无神论者、无宗教信仰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感知到宗教的力量。更有意思的是,在墨西哥城的圣多明各教堂前的宪法广场上,激进的左派力量在此"安营扎寨",他们将马恩列斯的画像悬挂在教堂前,使之与教堂溶为一体,着力来凸显多元文化的共存共容。看到这样有些滑稽的场面,我猛然想起恩格斯曾说过,"基督教是被压迫者的宗教"。它是被压迫者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的理想追求。我还记得,中国近代大学问家章太炎先生曾憧憬:西方的宗教是有神的宗教。而在中国,应当建立"无神的宗教"。他们说得都对吗?看来只有通过事实去验正了。但不管怎样,宗教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通,是不应该存有任何疑问的。

五、发展中的中北美诸国与发达的美国

 近些年来,我曾先后三次访问美国。这次出访中北美三国,又为我提供了一个环绕美国周边看美国的难得机遇,与以往的感觉确实有所不同,也由此引发出了一些新的联想。美国和中北美洲国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当如何平等相处?在这当中,民族主义精神又应如何体现呢?等等。

在我们与莫雷洛斯州自治大学教授的讨论中,就无形中触及到上述问题。说无形中是因为我们原本并没有把它们作为讨论的主题,而是随着讨论的步步深入自然引发出来的。

当时,我们团里的专家学者对"拉美经济一体化"表示关切,很想知道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如何才能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平等交往?同时,也寄希望于他们对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有所抵制。但实事求是地说,这还只是我们既定思维下感觉的问题,却并不一定也是墨西哥知识分子想到的问题。果然不出所料,他们的回答甚至于使我们有些许失望。那位人类学系主任倒也实在。他说,你们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说它复杂,是因为不能总体而论(我们的确喜好"总的来说"之类的概括,但西方人是讲求具体而言的,这又是很明显的文化差异),要具体分析。而说它简单,是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级问题",最好是由我们的外交部长来回答。随之,便招来大家的一片笑声。尽管如此,系主任还是耐心、认真地回答了我方的问题。

他告诉我们: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我们都在技术上享受着美国的"恩惠",从这个意义上说,墨西哥也是一个"帝国"。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发达国家就是大国,它们就是发达。只不过它们也在转变之中,过去是英、法,现在是美、中、日。如果具体来分析,可以有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在纺织品方面,美国占去的市场份额很大,压制了中国。在汽车工业方面,更是如此,美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总之,市场是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对市场,各国都在争夺。要具体分析的正是市场,有时发展中国家、小国之间的争夺更激烈,谈判也更复杂、更困难。他还说,墨西哥特别看重美、墨、加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因为墨西哥的政治、经济乃至家庭生活都受到该项协定的影响。而在外交关系上,我国尤其重视与美、英、加和巴西等国的关系,这是由地缘关系和文化关系所决定的。系主任的介绍虽还不能算是直接、准确地解答了我方的问题,但却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探讨问题的不同取向,这也应视为讨论的重要收获。回国后,它一直成为我和朋友们分享考察成果的谈资,有时也会作为国际话题的切入点。

六、中墨两国文化之比较

人们在接触到外国文化时,总是会想到和中国文化做比较。但有些是可比的,有些又是不可比的,这就涉及到可比性。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总要拿一些相近的东西做比较,这样更容易使相互借鉴成为可能。这次出访三国,我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在加拿大、古巴和墨西哥三国中,墨西哥与中国之间有不少情况是相类似的,因而可比性更强。

中墨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人类学研究中,有一种有待进一步证实的说法:印第安人的真正祖先是亚洲人),同属发展中国家,并且都是人口大国(墨西哥人口已达106,000,000)。具体到两国的首都,同样有相似之处,墨西哥城(包括附近的17个城镇)总面积约2018平方公里(北京市(含远郊区)总面积为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近郊区总面积为1370.6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200万(其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大城市中占第一位。据2006年的统计,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为1,538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已超过300万),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与北京城相比,墨西哥城也是一座文化古城,它始建于公元1325年,市内及周边保存着许多古印地安人文化遗址。因此,墨西哥人非常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城市布局和建设。它的老城区位于该城的东北部和东部,北部的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是宗教圣地,太阳和月亮金字塔是阿兹台克人所建的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它的新城区则在该城的西部和南部。

在墨西哥城,我们所观察到的人文景观和北京有相象之处,但亦有不同。我注意到,在那里博物馆多、教堂多、画廊多。以博物馆为例,他们有专门的人类学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墨西哥城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等等。我们参观了坐落在查布尔特佩克公园内的人类学博物馆。该馆占地12.5万平方米,可以说集古印地安文物之大成,通过实物和文字详细展现了印第安人的民族、宗教、艺术和生活,从人类学的角度说明了墨西哥文化的起源,也充分显示了墨西哥文化的深刻底蕴。

我们这些长期居住在北京的人,一直为北京的交通拥挤状况所困扰,出国后自然是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墨西哥城的汽车拥有量超过了600万辆(北京是200多万辆),但我们在墨西哥城却意外地发现,并不存在像北京这样的车辆拥堵现象。个中原因,是很值得分析的。思考过后,我便想到有一个基本的原因恐怕不能忽略:由于整个城市规划理念(确立中心点和重心)、城市布局不同,北京市区的道路完全呈环形状,而墨西哥城则主要是方格形状,两相比较,自然是后者更容易使道路畅通。这又不能不涉及到各自的文化背景,尤其是要反思我们的"皇城文化"。以皇城为中心象征的等级文化,造成城外有城、环外套环,这种特有的封闭自然与现代生活发生着根本的矛盾乃至冲突,直接影响到今人的出行。
 

版权所有: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 电话:010-68007058 68007110

京ICP备05002061号 全案支持:七星迪曼·易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