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执政党转型考察

  • 作者: 杨德山
  • 时间: 2013-11-25
  • 点击率: 1223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因应历史任务和生存环境的巨大变革,理想目标、思维方式、干部队伍、党员构成、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并继续朝着学习、民主、和谐等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目标而改革创新。描述和分析这些情况,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党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的深刻意蕴。

关键词:执政党;改革开放;转型

作者简介:杨德山(1966-),男(汉族),江苏大丰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100872。


1978年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大转型的帷幕,同时标志着执政党转型时代的到来。考察近30年来执政党自身的转型状况,会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体悟到目前执政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丰富意蕴,充分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意义,从解放思想的要求出发真正认清党的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问题提出的依据

执政党会不会转型?要不要转型?这要从党的本质属性、党建基本要求和党的历史方位转变三个问题说起。

党的本质属性要从四个方面考察,其一、先进性。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二、代表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三、社会性。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四、工具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第21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这当中,"代表性"尤为重要,"先进性"通过它来实现,"社会性"经由它来决定。但"代表性"又是通过"工具性"表现出来的,即只有当好这个"工具",执政党才能体现出先进性特色,才能保持住领导核心地位。既如此,则一旦"历史时期"和"历史任务"发生变化,"工具"的性能也就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否则无法完成"历史任务",也无法"领导人民群众",也就失去了先进性。

"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这既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最根本的一条历史经验,也是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党时刻用历史发展的需要审视自身建设,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全面准确地判断客观形势,制定一条能够反映时代需要和人民意愿的政治路线,并明确每一阶段的中心任务,进而确定党建总目标和分目标。客观形势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特定阶段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必然会随之变化,所以党建目标和党建模式、方式、方法也必须发生变化。否则,为党建而党建,不但会使党自身失去活力,更会葬送党领导的事业。

很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中心任务,同革命年代、建设时期相比,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党自身的"历史方位"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9页。)这就意味着有着80多年历史的中共,尽管理想宗旨、价值目标始终如一,但因应政治和社会生态环境变迁,事实上已经发生了两次根本性的转变。忽视了"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及"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之间的各种重大差异,仍然沿用后两者的党建模式和思路来要求、规划前者,不但使党建工作无法适应党的事业需要,甚至还会阻挠它的发展,窒息它的生命。

二、转型要素的考察

上述"历史方位"变化的表述尽管只是对党的历史使命和生存环境描述,其实它已经包含了对党建内部各要素和外部活动方式已然发生变化的肯定。

--理想目标:从激情浪漫的幻想到理性冷峻的探寻

共产主义政党创建明确的近期及最终目标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可以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 第38;39;45;46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这些目标是后来确认一切共产主义政党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压迫,实行人人平等作为动员群众投身或支持革命战争的目的指向;一直把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劳动成了人生活的第一需要,全社会消除了三大差别和反映这些差别的资产阶级法权残余(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七册 第36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作为发动群众投入各种和平建设、风气革命运动的努力方向。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的民族实现共产主义制度本应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程。但是,1950年代末开始,原于国际上的意识形态对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分歧,以及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赶超心理的影响,特别是中共党内领袖魅力的作用,中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和实践偏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打上了毛泽东个人认识的深刻印记。1958年,毛设想以人民公社的形式向共产主义过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七册 第317页。)。1966年5月,他设想各行各业各单位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二册 第53-5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同月,中共中央认为毛的这个批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划时代的新发展。"同前,第56页。)。垂暮之际,他感叹中国建设了"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三册 第48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在近20年的时间里,生产资料的高度公有、产品分配的绝对平均、社会主义觉悟的不断提高,是毛泽东一直追寻的社会主义目标,各种政治运动的最终目的也正在此。从内容看,这些描述、设想似乎能从经典作家那里找到些依据,但更深更多的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追求目标的痕迹。

改革开放后,中共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的远大追求,但注重在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1990年代之前,中共在反思和实践的基础上,从逐步矫正毛泽东时代的误识角度出发,用否定式论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1992年,在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并冷静观察了苏东剧变之后,才从正面、从本质论出发进一步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这个回答实际上恢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来面目,即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建立在道德、情感基础上不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历史唯物论为依据。基于此,中共准确判断了中国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它"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现在,在中共的目标追求谱系中,最远的是共产主义制度,其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次是1980年代初"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共现在最关注的是每一年各项发展指标的完成状况,综合国力的提升情形,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情况。

--思维方式:从两极对立到和而不同

毛泽东曾经说,他年轻时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四个字:"阶级斗争"(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用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剖析、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成了那个时代共产主义者与其他政治信仰人物相区别的主要标志。通过对阶级的利益关系、政治立场、思想倾向的分析,弄清敌、我、友的分界,进而确定联友击敌的策略,成为"革命的首要问题","利用矛盾,争取多数,打击少数,各个击破"是革命的策略原则(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764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阶级分析的观念,阶级斗争的手段,确实使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夺取政权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成功。

在阶级革命的任务完成之后,面对大量的新的社会矛盾,中共也试图突破斯大林的观点,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命题,并作了初步阐述。但是不久毛泽东重新把阶级矛盾看成社会的主要矛盾,把阶级斗争视为工作中心,强调思想上、政治上的地主、资产阶级仍然存在。甚至把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上升到阶级斗争高度,把阶级斗争扩展到党内,认为党内自上而下存在走资派,同他们进行殊死斗争是保证红色江山不变颜色的关键。最后,这些观点形成为比较系统"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并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持续十年之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种所谓"阶级斗争"的思维,将社会一分为二成黑白分明的两极,拒绝中间地带存在的合理性,无限夸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进力度,最终酿成人际关系的高度紧张。

邓小平1978年年底提出的"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新时期正确处理党内、社会矛盾提供了原则方向。它要求果断地结束多年来以党内斗争为主线,全民参与的各种政治性群众运动,全党、全民的注意力转移和集中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基于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内,从中央到地方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和政治甄别的步伐,300多万名干部获得平反,数以千万计的人得以解脱。在党外,为农村地主、富农摘帽,对原城市工商业者及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及其他劳动者恢复或重新确立身份,为原国民党起义和投诚成员落实政策,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调整党派、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在全社会初步确定了和谐人际关系氛围。在1980年代,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政策认识上的不一致,邓小平反复强调"不争论,拿事实说话"。对党内一些领导干部的错误,就事论事,不搞上联下挂,不许侮辱人格,不搞政治运动。进入1990年代后,在处理党内和党外矛盾时,中共更加把党规、国法放在首位,彻底改变了泛政治化时代上纲上线,从"一小撮"揪出"一大片",以斗争、打击为主的思维方式。面对社会和党内矛盾、分歧,中共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承认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多样化、思想意识多元化的客观现实,但强调执政党(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不能成为矛盾的一个方面,更不能处于矛盾的焦点,而应该驾驭矛盾,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努力在全党和全社会营造出民主集中、安定团结、和谐向上的氛围。

--干部队伍:从轻视知识到崇尚智能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彰现中共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它同时明确,只要政治路线发生变化,干部队伍就必然随之变化。在标准和方针上,建国之后,中共继续了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原则。但因应工作中心的转移和政治路线的变化,"德"、"才"、"贤"的内涵和要求前后迥异。1950年代后期,中共于反右派斗争之后不久提出了"又红又专"的标准,并且偏向于"红", 要求的是干部、政治家要"懂些业务","懂得太多有困难,懂得太少也不行",而经济家、技术家如果"不注意思想和政治,就会成为迷失方向"(见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七册,第52-5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随着中苏论战的发展,为吸取苏共教训,毛泽东格外关注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问题,提出了五条标准,要求意识形态纯正、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胸怀宽广、工作作风民主、集体观念强烈,还特别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总是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的"(见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十一册,第85-8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纠正极"左"影响过程中,中共恢复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原则,虽然也沿用"又红又专"的口号,但开始偏向于"专","专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第26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其后不久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的选拔任用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其中的"革命化"是个政治标准,核心内容就是拥护、践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共着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建设,2002年7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使"四化"方针的贯彻落实更具规范化。

上述标准和方针的根本性变化引起了干部队伍素质的革命性变革。"四化"方针的提出,并使之法规化,意味着中国的各级、各类干部必须由受过中等专科以上学校的正规教育的人担任,毛泽东时代过分强调政治化,片面强调实践经验,而轻视干部正规的专业和理论教育的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经过20多年的推行,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以中共十七大代表为例,其中93.3%的人都接受过大学专科以上的教育。

--党员构成:从体力劳动者主体到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参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但由于中国国情和革命道路的特殊性,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党员队伍的绝大多数。1949年,党员中文盲为309.7万,占69%(见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第七卷(下)附录,表1:全国党员基本情况统计表。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即使在建国之后7年,尽管知识分子党员比例有所增加,但体力劳动者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依然没有多大改变。1956年6月,全国党员中工人党员占14%,农民党员占69.1% (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第24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9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中共党内对知识分子阶级和思想属性的认知日益"左"倾化,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党员中的工农主体地位依然巩固,而知识分子的比例下降。中共十一大代表中工农兵和其他劳动人民占百分之72.4% (人民日报,1977年8月21日。)。而2007年6月,全国党员中,工人占10.8%;农牧渔民占31.5%,而机关干部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占到了29.1%;学生占2.6%( http://news.sina.com.cn/c/2007-10-09/123012694308s.shtml。2008年6月21日访。)。换言之,体力劳动者党员在党内比例仅占4成多,较之改革开放前夕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新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对入党者的社会身份作了重大调整,允许"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阶层中"先进分子"入党,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初和1980年代末的立场(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第242-243页;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第598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这是在对客观形势发展变化作出的积极和正确的回应。20世纪末,中国社会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人口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照搬过去的规定,那么中国共产党现实和未来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将会越来越萎缩,社会影响力将会逐步衰弱。而且允许党员成为"资本家",不允许"资本家"成为党员的政策本身与法不合,与情不通。所以,中共作出允许非劳动者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应该说是一个惟一且将长期执政的大政党的风范,反映出符合现实要求和时代潮流的战略眼光。从明确允许"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并对"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职能提出原则性要求后,中共党内的党员成分更为复杂。2007年6月,非公有制单位职工党员比2002年增加169万名,增长113.4%(http://news.sina.com.cn/c/2007-10-09/123012694308s.shtml。2008年6月21日访。)。2004年,在新社会阶层中共发展党员1.1万名,其中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894名(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24日。)。

--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个人高度集权"一元化"到"民主"、"科学"、"依法"

中共执政之初,尽管党内有识之士提出过民主、依法执政的见解,甚至建政初期就有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由于战争年代形成的带有高度集权特征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影响巨大,所以从1953年起在领导方式和体制上,中共开始有了政府向党、下级向上级、集体向个人集权的倾向和举措。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的开展、1958年"八句歌诀"的提出、1959年庐山会议对彭德怀等人的处理,个人集权体制基本形成。1962年1月,毛泽东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 毛泽东文集 第八卷,第305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党的"一元化"原则本身无可厚非,但自1960年中期始,"加强党的领导,变成了党去包办一切、干预一切;实行一元化领导,变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坚持中央的统一领导,变成了'一切统一口径'"(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第142页)。邓小平后来痛彻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情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个人领导。"(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第327-328页。)在对待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上,尽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订和颁发时,毛泽东、刘少奇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乃至中共八大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呼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是轻视法制的意识在各级领导层中均有表现,如毛泽东、刘少奇在1958年8月就曾公开表示过以会议形式和决议代替法律程序和规定,甚至认为人治优越于法治( 参见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第65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其结果也如邓小平后来所说:"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第146页。)

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方面存在的如此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党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第6;10页。 人民出版社,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了党的政治和社会定位,对党的领导内容和领导方式作了原则性规定,提出了党政分工的设想。十三大进一步说明了改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的重要性,并对党政分开的内涵和具体步骤作了说明。19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挫折使中共清醒地认识到"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最大的目的是取得一个稳定的环境。"(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第313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坚定地继续进行下去。1997年,中共十五大因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2002年5月,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重大命题。这样,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就被纳入到"依法治国"方略的视野中,而"依法治国"方略则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三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这就把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问题置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视野中加以推进,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系统性、渐进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的认识。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又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善明确了原则标准和努力方向。

三、发展趋势和方向

进入1990年代后,面对世情、国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前提下,及时丰富其内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之相应,党的建设目标更加明确,阶段性任务更加具体。1994年,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的战略构想,中共十六大提出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中共十七大更加明确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多年来党建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的推进状况看,处于转型时代的执政党自身将沿着以下已经初步探索出的路径发展:

建设学习型政党: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的学习问题,党员"义务"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关于学习问题的。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后,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形成一个学习型社会已然成为当代文明的标志。1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就敏感到知识经济的辐射力量,要求全党同志"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强调要"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第12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近年来,中共又提出了"科学执政"理念,主张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三大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无疑深化了全党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从理论上看,中共是一直主张党内民主的,但是由于对民主内涵和功用的误识使其建设遭遇曲折。新时期以来,中共逐渐摆脱了"手段"民主论的局限,将其视为社会主义和党的"本质"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更是把它视为党的"生命",十七大提出了坚持"党员主体地位"的新理念。在进行党内民主建设探索的同时,党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近年来,中共还提出了"民主执政"新构想,主张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增进党内和谐:新时期之初,中共就非常关注党内,特别是中央层的和谐问题。此后,越来越认识到,作为执政党,党的团结和谐是党的形象树立、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社会和谐自然起着表率、示范、引导作用。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构想,主张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党内和谐,并设想在此基础上,在执政党倡导、全体人民互相之间建立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共识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全社会成员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在坚持自己的阶级属性、社会属性的原则下,朝着富有创造活力、洋溢民主精神、充满和谐气氛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始终得到中国人民拥戴,世界人民尊敬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版权所有: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 电话:010-68007058 68007110

京ICP备05002061号 全案支持:七星迪曼·易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