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轮替下的中国国民党改革(2000-2008)

  • 作者: 许 娟
  • 时间: 2015-04-13
  • 点击率: 6622


研究生姓名
:       许 娟
院校: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年级:                 2011级硕士研究生  
学科专业 :         中共党史   
研究方向:          政党政治   
导师姓名职称:   李燕奇教授、高寿仙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   2014年5月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政权轮替下国民党改革的原因 
一、台湾政治生态环境 
1.岛内政治的民主化 
2.岛内政权的首次更替 
3.国民党组织分裂、思想迷失 
4.民进党施政困难 
二、海峡两岸关系因素 
1.大陆“遏独促统”力量持续增强 
2.党际沟通平台建立 
3.民间交流快速发展 
三、国际环境因素 
1.东亚政治体制和政党体制转型 
2.台湾国际生存空间的缩小 
第二章 政权轮替下国民党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厘清党的定位和理念
1.国民党改造的指导思想 
2.国民党的重新定位与理念 
二、再造党组织架构 
1.精简中央党部 
2.改革基层党组织 
3.精简党务干部 
4.进行党员重新登记 
三、建立党内运作民主机制 
1.党内各级干部和民选公职提名均依民主程序产生 
2.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党主席 
3.建立智库促进决策民主化 
四、改善党的形象 
1.与“黑金”划清界限 
2.改革党产与党营事业 
3.注重提高执政能力 
五、培养年轻人才
1.制定四分之一条款 
2.“选训用合一”培养人才 
3.改革原知青党部 
4.成立“青年团” 
六、整合“泛蓝阵营” 
1.“泛蓝”阵营在地方选举中合作顺利
2.国亲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七、 更加理性和务实的大陆政策
1.反对“台独”回归“国统纲领”
2.积极与大陆开展交流 
第三章 政权轮替下国民党改革的效果 
一、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 
1.实现了台湾政治运作的民主化
2.促进岛内政党重组实现党外合作 
二、对国民党的影响 
1.提高了民众认可度 
2.建立了党主席法源 
3.增进了国民党的团结 
4.开始国民党的新时代 
三、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1.两岸关系回归到“一个中国”的原则 
2.台湾统独立场发生变化 
3.两岸交流持续增多 
四、改革的遗留问题 
1.“黑金政治”依旧存在 
2.族群问题愈演愈烈 
3.“泛蓝”阵营仍有变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摘   要
    自1949年败退台湾至今,中国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三次适应性转变:1950-1952年的国民党改造、1986-2000的党务革新和2000-2008的全面改造。与前两次改革不同的是,2000-2008年的国民党全面再造的直接诱因是岛内第一次的政权轮替。

2000年3月国民党在台湾“总统”大选中落败,在台执政55年的国民党沦为在野党。痛定思痛,为适应政治竞争形势,早日夺回“政权”,国民党“从零出发,全面改造”,从厘清党的地位和理念、再造党的组织架构、建立党的民主运作机制、改善党的形象、培养年轻人才、整合“泛蓝”阵营和回归一个中国立场、采取理性务实的大陆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国民党“重新从瓦砾中站立起来”。2008年大选中马英九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国民党一雪八年之耻,台湾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这是对国民党8年改造的肯定,但不可忽视的是国民党的改造并不彻底,仍遗留下若干问题如“黑金政治”、族群分裂、“泛蓝”阵营不稳定等。可见国民党的改造之路依旧很漫长,任重而道远。

本文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单说明本文的选题原因、研究现状和论文的难点与不足。第二部分分析了政党轮替下国民党改革原因,主要从2000年“大选”前后台湾政治生态环境、两岸关系和国际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详述了政党轮替下国民党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厘清党的地位和理念,将国民党重新定位为民主的、公义的、创新的全民政党,坚持三民主义;(2)再造党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的扁平化、瘦身化、效率化;(3)建立党的民主运作机制,实现党内提名初选公职干部,党主席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同时建立智库促进决策民主化;(4)改善党的形象,努力与“黑金政治”划清界限,改革党产党营事业,促进政党形象的清新化,此外,提高执政能力提高民众的政治认可。(5)培养年轻人才,制定四分之一条款,“选训用合一”培养人才,同时改革原知青党部,成立青年团,实现国民党的年轻化。(6)整合“泛蓝”阵营,以联合之力制衡民进党(7)回归一个中国立场,采取理性务实的大陆政策。第四部分客观评价政权轮替下国民党改革的效果,从台湾政治环境、国民党自身、大陆政策等角度分析改革成效,同时指出改革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五部分为结语,通过上文对国民党在21世纪改革背景、内容、成效等的客观分析,总结国民党此次改革成功的原因,并得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中国国民党,政权轮替,改革


正  文(略)


结  语

“百年老店”国民党,自上世纪末成立至今,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大陆到台湾,从奉行三民主义的中国国民党到一度被“台独”操控的“台湾国民党”,从执政到在野到重新夺回政权,国民党在挫折与迷茫中不断反思,不断进行自我改革。 2000-2008年的短短8年时间,台湾经历了两次政权轮替,“百年老店”国民党也从痛失政权,到卧薪尝胆自我改革,最终“浴火重生”重获政权,取得了新世纪转型的初步成功。纵观国民党的改革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为了生存的需要,政党必须要掌握或参与政权。政党为了生存,必须要突破自身桎梏,不断改革以适应时代变迁。政党要尊重其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结合历史文化、社会秩序、政治制度、民意基础等,探索出适合本党发展的变革路径。国民党从大陆退守台湾,经历了从专制的一党独裁统治,到成为在野党,又重新执政的过程。其间,国民党根据情势,达成改革共识,从内部进行了数次自我调整、整顿和改造,力图通过自我改造而重新振作起来。

第二,政党改革要取得成功,既要适应民主政治要求,顺应民意,又要尊重其所处的社会制度,找寻一条适合本党的发展模式。国民党在新世纪的改革首先是政党理念的回归。国民党丧失政权的原因之一是李登辉时期执意推行“台独”路线,国民党内部理念混乱,党员无视信念,最终造成国民党的分裂。政党理念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一个制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障。所以国民党的改革重申三民主义,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然后才有了国民党、亲民党与新党的整合。国民党新世纪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党内民主机制的改革,只有党内运作实现民主化,树立起国民党现代民主政党的新形象,才能赢得民心重获政权。“台湾政党政治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在一个现代的、理性的和团结的公民社会业已生成并不断趋于成熟、壮大的历史条件下,良性的公民政治生活才是可能的。借用黑格尔的语调,我们讲: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政党政治,反之亦然。”[ 徐峰:《当代台湾政党政治研究》,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页。]通过党内民主改革,国民党实现了党主席差额选举、公职人员党内提名产生等,这对长期专制独裁的国民党来讲,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台湾政治发展中存在民主形式化的问题,将民主等同与简单的投票,这使得台湾民主重形式而忽略实质,催生了令人诟病的“做秀政治”。因此,国民党的改革道路任重而道远。

第三,政党改革要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坚持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统一。改革并非否定一切,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即要摒弃不合理的,又要讲究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国民党能发展到今天,证明其政党文化中必定有值得传承的精华,整个国民党内,极少有完全反对改革的一派,有些人对改革的某些方面、某些方法不赞成,但不是完全不赞成。因此,在改革中要特别注意,要把“变”与“不变”统一起来,在实现政治发展的同时维护政治稳定。李登辉执政时期国民党的改革,就是由于过于激进而失去了民意支持,最后被迫下台。这不得不给其他致力于党务改革的政党以警示。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影响下,政治民主化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在民主化转型中,政党既要注意避免“参与危机”,防止政治不稳定现象发生;又要科学对待民主诉求,正确处理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长期一党执政,国民党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而且积累了大量的政治“负资产”,如组织重叠、行政效率低,“黑金政治”严重、党产党营事业致使官员腐败等。2000年中国国民党输掉台湾“总统”大选,沦为在野党,这为其敲响了警钟:唯有顺应时势不断进行变革,并在重要问题上做出正确选择,才有可能保持台湾第一大党的地位,维持其政治竞争的优势。但百年陈珂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国民党在21世纪的改革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这一点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曾有感言“坦白说,国民党改造过程之复杂,不下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上自领导体制、组织架构、中央地方关系等,下至所有内部行政文化、思维习惯、动员模式、群众基础、基层干部、资源配置等,都必须做结构性调整。我们必须承认,历史超过百年的国民党,像一艘超级油轮,它有丰富的人才和设备,巨大的负载能量,却也背负超大的包袱,而太大的量体,让他不容易转型,更不能轻易乱转向,否则会容易翻覆。” [ 马英九:《改革,还要更快—就任国民党主席一周年感言》,复兴季刊,国民党全球资讯网。]政党改革涉及各派利益纠葛,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所以完成改革大任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国民党虽经过8年的改革重获政权,但民主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略)

版权所有: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 电话:010-68007058 68007110

京ICP备05002061号 全案支持:七星迪曼·易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