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建国方略》研究

  • 作者: 孙成尧
  • 时间: 2015-04-15
  • 点击率: 4810


研究生姓名:      孙成尧
院校: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年级:                2010级硕士研究生
学科专业:         中共党史
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革命思想研究
导师姓名职称:  侯且岸 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  2013年6月


目  录

引言
一、孙文学说
(一)反思“知易行难”
(二)论证“行易知难”
(三)“行易知难”论对革命运动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实业计划
(一)从国际环境角度分析实业计划的可行性
(二)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论证实业计划的必要性
(三)《实业计划》的时代价值和启迪意义
三、民权初步
(一)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权初步的历史意义
四、三民主义及其他
(一)民族主义
(二)民权主义
(三)民生主义
(四)地方自治-
结语
一、新认识论
二、建设的革命
三、启蒙意义
参考文献

摘 要

从对历史的反思中我们知道,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就在于推翻了帝制,在中国破天荒地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国家。围绕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展开思考,又会涉及到一系列问题: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要建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国家?是否有自己的发展蓝图?它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状况?为厘清这些问题,必须重温他的名著《建国方略》。我的论文尝试对《建国方略》进行解析,梳理孙中山对国家建设路径的反思,发掘他的国家思想的历史价值,以求正本清源,揭示孙中山国家思想的真实面目。

在论文的主体部分,论证了《建国方略》的内在逻辑。对于建设国家而言,首先要解放思想,反思传统的“知易行难”观,确立新的“知难行易”观,破除国家建设的心理障碍。然后,从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两方面,同步并举建设近代国家。同时,融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对地方自治的思考,完善国家建设路径。

论文从历史观的角度重新认识孙中山国家思想的重要价值。孙中山针对中国人缺失理性与逻辑思维的问题,提出新的“知行”观;在国家建设问题上,孙中明确就提出,经济与政治应协同并进,不可偏颇;从国家思想启蒙意义上而言,他第一次提出完整意义的近代民族国家概念,指出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民主义
 

正 文(略)

结 语

一、新认识论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一开始便集中分析和批判了“ 知易行难”的传统认识观,提出了“知难行易”的新认识观。针对孙中山提出的知行新观点,我们通常认为,孙中山将知行关系简单地用难易来加以区分和联系过于狭隘,更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特别是‘行’的基础作用、认识的来源,以及真理的标准,等等”。一般要强调实践是认知的基础,认知的检验要回归到实践中。因此,往往重视“行”,认为实践是出发点,更是最终的归宿点。

孙中山提出新的认识论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基于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他强调科学、理论、逻辑推理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讲理论联系实际时,往往把重点落脚于实际上面,忽略了理论这一前提。先要有理论才可以谈理论联系实际。孙中山通俗的解释了这一论述,专门从最普通的生活事例入手,证明科学、理论和逻辑思维的重要价值。孙中山强调,“夫科学者,统系之学也,条理之学也。凡真知特识必从科学而来也。拾科学而外之所谓知识者,多非真知识。”(孙中山著:《建国方略》,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4页。)

孙中山反复强调科学、理论、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正是抓住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所缺失的部分,他的伟大过人之处也正在这里。纵观孙中山的《革命方略》其写作过程也正是依照他的这一思路来指导实践的建国活动。他把解决国民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作为建国的首要问题提出来,其意义非同寻常。这正暗合了我们经常讲的,思想路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理论对实践活动的重大指导意义,没有革命的理论作为前提就不会有革命运动的成功。

二、建设的革命

就革命性质而论,不仅要有“破坏的革命”,更要有“建设的革命”。关于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以及怎么建设国家的问题,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明确提出首先是“心理建设”(孙文学说),然后是“物质建设”(实业计划)与“社会建设”(民权初步)同步并举。孙中山之所以更看重“非常之建设”即“社会建设”,是因为国人刚由晚清遗民乍成民国国民,民众在心理素质上还未准备好,“知识程度不足”,十分需要“非常之建设”。

孙中山建国思想的最大转变便在此处。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认为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民国的建立便可以大功告成。然而,民国建立后的种种坎坷与挫折,加之张勋和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让孙中山明白,辛亥革命的成功绝不是简单的破掉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它的成功更要是建设“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国。国家的建设要破旧立新,新的国家未立起来,则“革命尚未成功”。与此同时,在如何建设国家的路径选择上,孙中山的思考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国家的建设最不能离开的便是经济建设,在孙中山眼中便是“物质建设”。中华的振兴必需要以“物质建设”为基础,要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必须对外开放,必须与外国的资本进行广泛的合作。这一正确的认识被后来的历史所证明,中国的改革放开就是一例。在注重“物质建设”的同时,孙中山并未放弃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社会建设”。他十分有前瞻性地预示到,民国的建立光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还不足以维持,它更应该是一个民权发达的社会。民权主义中的“自由”、“平等”概念在国民中的普及要与经济的发达相伴随,这才可以构成完整意义上的中华民国。要改变民权不张的现状,孙中山认为对国民进行训练是必要程序,这也印证了“三步走”中的“训政”阶段。

三、启蒙意义

《建国方略》对国人具有启蒙意义。事实上,近代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国家观念和整体的国家发展战略。孙中山在《民国政府建国大纲》中明确提出最终的建国目标是建立“宪政”国家。百年后我们回顾这一设想,从台湾的实例让我们看到了孙中山的设想并非是梦想,也让我感悟到了“建国方略”的重要历史价值。在人类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类所保有的某些价值是共同与普世的,寻找到并不断地努力追求这些普世价值,是人类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更是世界潮流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略)

版权所有: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 电话:010-68007058 68007110

京ICP备05002061号 全案支持:七星迪曼·易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