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中共:十八大将是一个标志性时刻

  • 作者:
  • 时间: 2012-11-14
  • 点击率: 2492

来源: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皮卡尔:

“十八大的召开是一个标志性时刻”

在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夕,法国中国问题专家、巴黎第八大学地缘政治学博士皮埃尔·皮卡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最近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和社会变迁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的经济增长全世界有目共睹,“十八大的召开,将是一个标志性时刻”。

皮卡尔说,在这10年当中,中国经济经历了必要调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不少地区得到了极大发展,中国企业也开始对外投资。中国从一个全球消费品生产者,正在变成一个世界设计和创意中心。对于一个规模相当于一个洲、人口接近14亿的国家来说,取得这样惊人的发展并非易事。

……

谈及中国面临的挑战,皮卡尔说,除了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挑战,中国在未来几年还将面临全球地缘政治和战略上的挑战。在中国成为经济大国之后,将如何从战略上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发展关系,以及如何参与国际事务,通过联合国加强对全球危机的管理,也是中国将面临的挑战。

皮卡尔表示,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更加和谐、更加和平。中国的哲学思想能够让世界各国的关系更加平衡,中国文化还能给世界提供一种不同的视角,这和西方认为的一个超级强权将通过军事力量来统治不同。他说:“我认为中国将创建一种合作的模式。”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别尔格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最重要变化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历史学博士别尔格尔表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开始向新的火车头、新的发展驱动力转型,这是中国发生的最重要变化。

别尔格尔说,过去30多年,中国维持了年均近10%的经济增长。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有三个推动因素:出口、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但最近十年,这三个方面的优势日渐消退。受经济危机影响,国际市场萎缩,中国外向型产业遭受冲击;由于工资水平提高等因素,劳动力不再便宜;各种资源的价格也显著上升。中国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式。

别尔格尔说,转变发展方式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为此,一要增加居民收入,二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此外,要消除过大的城乡差异和贫富差距。在这些方面,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收入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取消农业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首次超过城市居民;农村社会养老体系不断完善。所有这些将使国内市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他认为,中国从倚重国际市场转为关注国内市场,并不意味着放弃出口。中共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开发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的品牌,不能再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与资源为外国品牌‘打工’”。

……

在谈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时,别尔格尔表示,中国模式的重要性和伟大之处在于把国家监管和市场有效结合起来,并保持两者间的动态平衡。这将给中国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别尔格尔说,中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来说,未来十年极其关键,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贫富差距过大,中国亟须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中国一些经济领域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当前中国政府正努力加以调控,避免形成泡沫。
 
拉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雷耶斯·马塔

中拉关系十年演进映射中国自身变化

智利前驻华大使、拉美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雷耶斯·马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过去十年中国同拉美国家关系的不断演进是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中拉关系的发展实际上映射了中国近十年的发展进程。

雷耶斯指出,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其开放的经济体系迸发出巨大活力,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拉美同中国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贸易规模不断增加,双方政治互信加深,文化交往更加活跃,可以说中国的开放与发展为中拉共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回望过去十年,中拉关系日益密切,这不仅得益于中国从战略上对拉美的高度重视,得益于驱动双边关系发展的强大经济纽带,还得益于双方在构建更加有效的社会经济治理和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等方面的联合行动和重要共识,雷耶斯说。

雷耶斯说,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平衡的结果。国家有能力组织、引导和规范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市场可以提升效率、优化配置资源和鼓励创新,而构建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三者构成的“铁三角”模式在中国取得了成功,实际上拉美地区很多国家也在探索着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雷耶斯认为,中国所倡导的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得到越来越多拉美国家的认可。他举例说,拉美国家一直在讨论的一个话题是“社会融合”,这实际上与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有共通之处,可以说双方在发展经济合作的同时,对国内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几乎也是同步的,这为双方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提供了合作的空间。
 

版权所有: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 电话:010-68007058 68007110

京ICP备05002061号 全案支持:七星迪曼·易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