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对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理性思考

  • 作者: 侯且岸
  • 时间: 2013-11-25
  • 点击率: 3796

20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现代新文化发展的一个反思时期,亦是建设时期。时人都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行理性的、建设性的反思。作为中共负责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主要领导人,张闻天不仅努力进行着新文化建设实践,而且结合中国现代新文化发展的实际,更系统地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内容、发展方向及其具体路径。张闻天的主要思想体现在《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论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论苏维埃政权的文化教育政策》、《关于我们的报纸》、《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发展文化运动》、《正确处理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问题》、《〈鲁迅论文选集〉序言》等报告和文章中。今天,重温张闻天的文化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思想价值和十分丰富的现实意义。
   
一、张闻天思考中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与抗战文化

从张闻天的一生来看,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对文化问题的思考最为充分、论述亦最为具体。这是因为,抗战初期,他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实际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并且兼任中央宣传部长、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同时还兼任马列学院院长、中央理论刊物《解放》周刊主编),主要负责党的思想文化工作。由于党的工作的急需,张闻天在反思的基础上多次回顾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向全党郑重提出了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张闻天论证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基本特征,即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的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1940年1月,他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也参加此次会议,并发表了讲演,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所做的报告(《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此报告是会议的主报告,收入《张闻天文集》三,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当中。

张闻天明确地指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必须是为抗战建国服务的文化。要完成这个任务,它必须是:(一)民族的,即抗日第一,反帝、反抗民族压迫,主张民族独立与解放,提倡民族的自信心,正确把握民族的实际与特点的文化。(二)民主的,即反封建、反专制、反独裁、反压迫人民自由的思想习惯与制度,主张民主自由、民主政治、民主生活与民主作风的文化。(三)科学的,即反对武断、迷信、愚昧、无知,拥护科学真理,把真理当作自己实践的指南,提倡真能把握真理的科学与科学的思想,养成科学的生活与科学的工作方法的文化。(四)大众的,即反对拥护少数特权者压迫剥削大多数人、愚弄欺骗大多数人、使大多数人永远陷于黑暗与痛苦的贵族的特权者的文化,而主张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大众的、平民的文化,主张文化为大众所有,主张文化普及于大众而又提高大众。"应该说,张闻天对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内容、要求所做的归纳,不仅继承了五四文化精神,同时也超越了五四文化精神。因为从新启蒙的意义来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应当更加凸显文化的民族性,着力提高"民族的自信心","正确把握民族的实际与特点"。显然,这个问题在五四时代是没有解决好的。当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要真正使民主与科学的文化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产生真能把握真理的科学与科学的思想,养成科学的生活与科学的工作方法",恐怕更是异常艰辛、任重道远。但无论如何,张闻天将问题的实质基本上抓住了,这是他在新文化理论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考虑到理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并且着眼于抗战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张闻天则特别强调:"上述新文化的四个要求是有机的联系着的。真正民族的,必然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但任何一种主义、一种学说,只要对于上述要求中的一个要求或一个要求中的一点要求有所贡献,即可成为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主义、一种学说包办新文化的企图,都是有害的。新文化运动中,除抗日的统一战线外,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广泛的文化统一战线"。我们要知道:这种"为抗战建国以来服务,以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与大众的因素为自己内容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性质,基本上是民主主义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文化运动中起着最彻底的一翼的作用"。张闻天的这段话对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做出了充满理性的定位,同时也是对当时党内所盛行的"左"倾关门主义情绪的一种严肃批判。它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是及时而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报告中,张闻天非常重视新旧文化之关系,以及对旧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在他看来,即使是旧文化,中间亦带有"拥护真理与进步的、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因素",因而"我们有从旧文化的仓库中发掘出来,加以接受、改造与发展的责任。这就叫\'批判的接受旧文化\'。所以新文化不是旧文化的全盘否定,而是旧文化的真正\'发扬光大\'。新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怪的东西,而是过去人类文化的更高的发展"。

还应专门提出的是:张闻天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刻地总结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华民族新文化发展的八个基本特征及其基本规律。他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始发展,是新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与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首先反映在先进文化人与知识分子的头脑中。因此,就产生了民族、民主的思想与要求;因此,就产生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在每一个革命运动爆发为革命之前,必有一次新文化运动(即启蒙运动)作为革命之意识上思想上的准备。同时,每一次革命又丰富了与发展了新文化运动"。在充分认识中国现代新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张闻天敏锐、清醒地发现了中国现代新文化在其演变过程中呈现的突出弱点:"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迅速,是外国任何国家的新文化运动所不及的。西欧各国在几百年内完成的过程,在中国四五十年都经过了。但正因为它迅速,所以它不免带有肤浅、早熟与走马观花的弱点。也正是因为这些弱点,所以中国新文化运动,不能在一次运动过程中完成,而必须经过许多次的运动。这种运动,直到今天还在发展中。抗战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是过去历次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发展,这又表现出了它的持久性"。应该说,中国现代新文化的曲折发展,以及凸显的矛盾,确实已经印证了张闻天的上述观点。事实上,在漫长而复杂的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直到今天,他所揭示的那些弱点,以及由弱点招致的问题,不是还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中若隐若现吗?!可以说,彻底克服这些弱点,正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关键之所在。

针对于抗战的具体实际,张闻天主要思考的是建立文化统一战线问题、与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等。当时,这些问题既涉及到主义(理论),又是非常具体的问题。在分析这些具体问题时,张闻天选取了一个很特殊的视角,他着重谈到要正确认识主义与文化,尤其是三民主义、社会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他说,我们"应该坚决反对以三民主义来垄断新文化运动的任何企图,反对以政治力量来强迫新文化运动者去接受或信仰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以及对于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的自由讨论与科学批判的限制与取缔。三民主义不能限制新文化,相反的,三民主义只是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道理,"社会主义丝毫也不想垄断新文化运动。相反的,正是它,能够深刻的了解到,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化是全中国所有文化人与知识分子的共同任务。所以它要同一切愿意为新文化的胜利而斗争的各种派别的文化人与知识分子,进行各种各样的统一战线。它要在这种统一战线中发展新文化,同时也要在这种统一战线中发展它自己"。的确,主义和文化是不可分的,但主义又不能垄断乃至取代文化,这大概是中国现代新文化发展的一条特殊规律。这条规律还有待于我们深入地感悟。
                        
二、张闻天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显著特点

以往,我们谈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总是集中专注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同年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并以此作为认识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唯一的思想资源。事实上,如果是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全面考察整个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的话,那么就理应把张闻天的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联系起来分析,并且加以深入的比较研究,进而从中展示各自思想的显著特点,体现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中的"集体智慧"。显然,目前我们的研究还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

下面,就让我们沿着新的认知理路来做出符合历史真实的思考。先以《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和今后任务》为例。在该报告当中,张闻天着重分析了15个问题:1、日本灭亡中国的奴化活动与奴化政策,2、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及其中心任务,3、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内容与性质,4、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与旧文化,5、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与外国文化,6、中华民族新文化与三民主义,7、中华民族新文化与社会主义,8、关于中华民族新文化与大众化问题,9、关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形式问题,10、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历史发展,11、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历史发展中的特征及其前途,12、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当前的具体任务,13、关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14、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基本队伍,15、全力为争取抗战建国的彻底胜利而斗争。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集中分析的文化问题有:1、新民主主义的文化,2、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3、四个时期(指"文化革命的统一战线"的发展,引者注),4、文化性质问题上的偏向,5、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从内容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各具特色:毛泽东讲述的内容比较侧重于整体宏观方面,具有概括性、方向性,因此被时人称为"旗帜"(何思敬在延安新哲学会第一届年会的开幕词中就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华民族再生的旗帜"。参见《张闻天年谱》上卷,中共党史出版2000年,第634页)。而张闻天所论述的内容似乎更能反映出时代特征,更具实质性,更富有针对性,更体现其特有的问题意识(张闻天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问题思维,他始终关注着问题,他要特别具体地点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并加以认真的剖析)。所以,时人称之为"给予我们的斗争纲领"(同上)。

张闻天的分析方法也是独特的,他努力坚持逻辑和历史的一致的原则。虽是专门从理论入手谈问题,但他又不是空谈理论,因为他有自己厚重的、理性的历史思考。

我想,如果我们再联系张闻天在这一时期的其他文章,也许会更加清楚地理解他的上述思想特点,发见其特有的思想价值。自中共建党以来,在党的思想文化战线上,以及在具体工作方面,始终存在着严重的"左"的危险,在党内亦存在着浓重的"左"的情绪。因此,张闻天非常重视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纠"左"。1940年10月,张闻天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提出要彻底纠"左"。该"指示"共13条,都是针对当时存在的"左"的现象制定的。"指示"要求:一定要"纠正党内一部分同志轻视、厌恶、猜疑文化人的落后心理","应该用一切方法在精神上、物质上保障文化人写作的必要条件,使他们的才力能够充分的使用,使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能够最大的发挥"。同时,"力求避免对于他们写作上人为的限制与干涉,我们应该在实际上保证他们写作的充分自由"。至于对"文化人的作品,应采取严正的、批判的,但又是宽大的立场,力戒以政治口号与偏狭的公式去非难作者"。我们"共产党人应有足够的气量使自己能够同具有不完全同我们一样生活习惯的文化人共同生活,共同工作"。而"对于文化人生活习惯上的过高的苛刻的要求是不适当的"。我们还应当估计到文化团体"同民众团体的不同性质,而规定它们的特殊任务"。要"继续设法罗致与吸收大批文化人到我们根据地来,必须使我们的根据地不但能够让他们安心于自己的工作,求得自己的进步,而且也是最能施展他们的才能的场所"。从这份"指示",我们不难看出张闻天的求实精神和科学理性,以及他求贤若渴的拳拳热忱。此时的张闻天深深地明白:新文化建设主要是要依靠文化人、知识分子、文化团体完成的,因此一定要坚决纠正错误,落实党的正确的文化政策。

其实,张闻天纠"左"有其历史渊源。早在中央苏区,他就曾严肃批驳了文化上的"左"倾关门主义。1932年,他在分析中国左翼文艺运动存在的问题时明确指出,"中国左翼文艺运动,所以一直到今天没有发展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在文化运动中一些做领导工作同志的右倾消极与\'左\'倾空谈"。"无疑的,右倾机会主义在文艺运动中同样是目前的主要危险。但是,使左翼文艺运动始终停留在狭窄的秘密范围内的最大的障碍物,却是\'左\'的关门主义。换句话说,在左翼文艺运动中,我们同样的看到了以\'左\'倾空谈掩盖了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的现象"(《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张闻天文集》一,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307页)。基于这种认识,张闻天列举了"左"倾关门主义在文艺领域中的种种表现(如否认"第三种人"与"第三种文学",主张文艺只是某一阶级"煽动的工具"、"政治的留声机",片面宣传"文艺大众化"),并逐一加以剖析。他提出,要给文艺家以"自由",要"把他们团集在我们的周围,而不是把他们从我们这里推开去"(同上,第311页)。对于中央苏区严重存在的"吃知识分子"(特指对知识分子的极端不信任)的现象,张闻天则表示:"必须立刻纠正"。因为,"我们苏维埃政权正确的文化教育政策的实施,更可以从国民党区域中吸收更多的高级的知识分子来为苏维埃工作。这些所谓\'廉洁的\'、\'清高的\'知识分子将看到只有在苏维埃政权下,他们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与天才"(《论苏维埃政权的文化教育政策》,同上,第409页)。

应当说,张闻天在文化领域中的纠"左",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值得关注的是:在抗日前线,邓小平是对张闻天上述"指示"做出坚决回应的人。他非常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并对当时的文化工作方针,特别是军队文化工作有过专门的阐述。今天读来,很令人感到兴奋。1941年5月,邓小平在八路军129师全师模范宣传队初赛会上做了题为《129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的报告。他着重分析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他对张闻天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所做的基本概括表示完全赞同,提出要做"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行者"。他还特意谈到党在"文化工作中的缺点":"我们文化工作在高深的研究上是很不够的,但在深入底层,为大众所接受所把握这方面,又何尝够了呢"?"我们要求把普及与深造结合起来"。他对"轻视文化"、"轻视知识分子"的作法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邓小平的上述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先进文化的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文化的建设实践,必须有新文化理论指导,运用明确而具体的理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张闻天十分明白。他力戒空谈,努力实践、努力调查研究。尤其是对于深入做好党的宣传鼓动工作,他的要求更是有其独到之处。他曾坦率地指出,"我们同志在这一方面的特点,就是\'党八股\'(又名\'十八套\')。无论什么问题来的时候,我们就是那么一套话来应付"。"我们不管群众是否接受我们的主张,我们却必须把所有的\'十八套\'完全吐露出来,方才痛快"。要彻底改变这种思想方式,团结群众,"首先必须提出群众在某一具体问题上的迫切要求,抓住这些具体要求来动员群众参加斗争。因此这里所需要的是带有时间性的、具体性的、适合于群众目前斗争的要求的宣传鼓动,而不是\'党八股\'"(《论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张闻天文集》一,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317页)。

如何看待和吸收外国文化?这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中,一直是一个非常突出并令人困惑的问题。按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惯性,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存在着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的两种极端。有鉴于此,张闻天明确表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决不是完全抄袭外国文化的所谓\'全盘西化\'"。"也决不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本位文化\'论者那样,只吸收外国的自然科学的技术,来发展中国的物质文明。它要吸收外国文化中的一切优良成果,不论是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哲学的、文艺的"。要知道,"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接受外国文化,是大胆的与批判的接受"。而在实质上,就是要有一种主动的态势,力争使"外国文化中国化"。要"使外国文化中一切优良的成果,服从于中华民族抗战建国的需要,服从于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需要。这即是以世界最先进的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实际,帮助解决中国的各种实际问题。这不但能够将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提到更高的阶段,而且也将使它给世界文化以极大的贡献"(《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张闻天文集》,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3页)。张闻天的这一看法实际上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在文化上和理论上的延伸。
                        
三、张闻天最为关注的问题--民主与新文化

从上述张闻天和毛泽东的论述来看,当时中共领导层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的认识是有所讨论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不同认识,焦点问题就是民主。而民主问题又直接涉及到其它一系列问题的根本解决。对于这一点,今天我们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暧昧的态度,需要把事实和道理讲清楚,需要从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张闻天强调民主的观点在党内曾引起共鸣。如前所述,邓小平当年就明确表示支持洛甫(即张闻天)的意见,认为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概括应当包含有民主的内容。(参见上引《129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与此同时,在南方局的周恩来也公开承认: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洛甫所提出的四个口号无疑是适用的。但是,顽固派所进行的恰与此完全相反,我们必须同他们斗争"(《抗战中的文化工作和文化运动》,《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他还认为,"新启蒙运动在今天还有重行提倡的必要,虽然五四运动已过了二十年今天尚有人提倡复古和反民主的思想,这种情形实令人觉得沉痛"(《抗战时期文化工作的方针》,同上。第15页)。 这说明,"从五四运动到现在,还没有建立民主的传统。所以,必须积极提倡以打击反民主思想"(同上)。抗战结束之际,周恩来又提出,"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方面是披荆斩棘,一方面就要开辟道路。过去我们的新文化是批判的居多,建设的较少。敌后解放区,虽说有了新的方向,成就也不大,这项工作要大家动手来建设。"(《文艺界共同起来为新文化的建设而努力》,《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我们要建设的文化是"民族、民主、科学、人民的文化。这就要求文化界把文化普及于人民,提高他们的科学知识,提倡文学自由,推动全国的民主运动"(《把文化普及于人民》,同上,第41页)。很明显,周恩来在同意张闻天的看法的基础上,又结合抗战实际,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引申,个中之含义颇值得玩味。

我们说,民主,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调之一,无论如何是不应被排除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之外的。尤其是对以倡扬五四精神为神圣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更不应在自己的文化旗帜上忽视民主的价值。

经历了五四思想启蒙的张闻天深切感悟到中共党内民主意识和民主空气的缺乏,这种缺乏更凸显出全面继承五四民主精神的必要性。所以,他赋予新民主主义文化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民主,将民主的文化视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之一。

涉及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抗战建国的实际,民主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张闻天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左"倾危险》一文中专门分析了发扬民主的现实意义,剖析了"党包办一切"的危害,诠释了"民主与自由"(注意:作为权利, 民主与自由是不可分的,这是张闻天思想的精华所在)和"党的领导作用"的关系。他说,"民主主义的工作精神与工作作风,在我们的一切工作中均应加以贯彻,我们一方面向国民党要求民主自由权利,另一方面应该自己做出实行民主的模范"。要知道,"我们不是拿共产党的一党专政去同国民党顽固派的一党专政、一派专政对立,而是要拿真正民主的统一战线政权去同国民党顽固派的一党专制、一派专政对立"。而"各党各派无党无派的人愈是感觉到民主与自由,则我们同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愈加密切、愈加发展。党的领导作用,也会因此愈加保证"。在我们的革命队伍中,"党包办一切的办法,好像是\'革命\'的,甚至似乎是在发扬高度的\'党性\'。其实这是使党脱离群众的一种\'左\'的关门主义,因此这种倾向必须适时纠正"。

今天,从现实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张闻天在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思考,我们究竟会发现哪些颇有价值的思想呢?我想,结合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来看,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是值得重视的:其一,文化的民主与文化统一战线。其二,文化理论与文化建设实践的关系。其三,外国文化的"中国化"。其四,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内在关联。其五,尊重文化与尊重文化人。其六,文化普及的形式与宣传鼓动的理性化。
 

版权所有: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党建研究基地 电话:010-68007058 68007110

京ICP备05002061号 全案支持:七星迪曼·易龙天